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企业动态 >  >> 
晚上睡不着,白天起不来!开学在即,“特困生”忙着“倒时差”
来源: 文汇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28 09:00:18
一到假期就熬夜,一熬夜就到凌晨……小万很苦恼,马上要开学了,自己的睡眠状态却一时难以调整,晚上睡不着,白天起不来,怎么办?

受睡眠困扰的学生不在少数。临近开学,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睡眠障碍专病门诊迎来一批 " 特困生 ",多集中在 8 至 13 岁,普遍存在小万这样的睡眠问题。

看似 " 没什么心事 " 的青少年儿童,也会睡不好?近年,沪上不少医院纷纷开出睡眠门诊、睡眠病房,似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解 " 困 " 需求不小。

学业压力不 " 背锅 ",不少孩子压缩睡眠来娱乐


(资料图)

人们常用 " 婴儿般的睡眠 " 来形容睡眠质量好,其实不然,睡眠问题可发生在任何阶段。在儿科医院,睡眠障碍门诊就诊人群跨度从婴儿到高中生,病因多样,如入睡相关障碍,睡眠昼夜节律紊乱、失眠、睡眠浅、易惊醒、梦魇等。

在以往,睡眠障碍患儿散落在中医科、儿保科、心理科、神经内科等多个科室,睡眠障碍门诊的推出让这些患儿的就诊更具针对性。

" 随着接诊量的增加,我们渐渐发现,学生除学业压力影响外,不少人将睡眠时间分配给了电子产品和娱乐活动。"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邱甜说,这也成了青少年睡眠时间压缩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专病门诊上,一名 11 岁的患儿颇具代表。这名沉迷于手机娱乐的小女孩,睡前仍不可自拔地在手机上 " 刷剧 "。由于没办法停止娱乐,她往往要花费 1 至 2 小时才能进入梦乡,晚上睡不着直接导致早上起不来,常常一觉睡到大中午。

被虚拟世界诱惑着的 " 网生代 " 不在少数。《2022 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》显示,超六成被调查青少年利用睡眠时间玩手机、打游戏、追剧等,仅 27% 被调查青少年压缩睡眠时间写作业、学习。

"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 20 分钟之内就能进入睡眠状态,小姑娘本身存在睡眠时相延迟的情况。" 邱甜分析,电视剧和短视频不断刺激着大脑神经,屏幕蓝光则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双重原因导致入睡困难。她给孩子开出睡眠处方,通过行为调整,纠正日常作息,来改善睡眠延迟的问题。

睡眠经济噱头大," 倒时差 " 更需 " 好节奏 "

因睡眠问题而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,在假期能靠白天来补,一旦开学," 特困生 " 睡眠不足的问题会更为突出,急需 " 倒时差 "。

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睡眠专病门诊上,神经内科(北)副主任桂雅星有一个明显感受,近来睡眠障碍就诊人群中,学生人群的比例在增加,近 35% 至 40%,尤其是高中生。

" 有的孩子深夜 11 点躺到床上,凌晨两三点才能睡着,一旦开学,这种睡眠节奏显然不行。" 桂雅星说,长期的糟糕睡眠不仅会令情绪变差,也会影响学业表现,进而加重睡眠问题,形成恶性循环得不偿失。

门诊上,不少患儿的就诊诉求是能 " 按时起床 ",达成这一目的至少做到两点,睡眠时间足、睡眠质量佳。然而,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。

医生们在临床上发现,有的学生晚上舍不得入睡,认为只有睡前那几个小时才真正属于自己,也有的学生自我加压,往往要学到深夜。

五年级的小米是一名学霸,所有考试都力争第一,常常学习到深夜 11 点。晚睡早起加之入睡困难,小米的睡眠严重不足,父母很心疼,让她少做些作业,但小米不愿意," 我怕一放松,同学都超过我了 "。

" 来就诊的优等生不少,基本都是班级前 10 名,他们对自己制定着严格的学习目标。" 邱甜告诉记者,步入小升初、中考、高考关键阶段的学生,情况尤甚。所幸,不少家长很关心孩子,一旦发现孩子昏昏沉沉或经常走神等异样,会送孩子及时就诊,均收获了不错疗效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专业医疗机构之外," 睡眠经济 " 正 " 躺 " 出千亿市场。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睡上一个好觉,有的一掷千金,买助眠香薰灯、褪黑素,也有的另辟蹊径,看长篇文言文、播放英语听力等希望发挥 " 助眠 " 效果。

睡眠医学专家对此持保留态度。对于 " 特困生 ",医生给出的建议是,白天保证充足的运动量,入睡前不要太饱,也不要太饿,不食用含咖啡因食物,如咖啡、可乐、奶茶、巧克力等,同时保证自己的睡眠环境安静黑暗、相对凉爽、相对固定。

医生们还都谈到一点,简单归因或许难以解决青少年睡眠这一系统问题,需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,呵护孩子 " 好眠 "。

作者:李晨琰

摄影:王炬亮

责任编辑:唐闻佳

* 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标签:

X 关闭

企业动态 查看更多
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,hms测试
时间·2023-08-28    来源·
pixiv精选少女100萌图第17期
时间·2023-08-27    来源·

X 关闭